【渣馬2021】田總將以流水式起步避免跑手聚集 專家憂72小時病毒檢測未必穩妥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8/19 11:55

最後更新: 2021/08/19 12:19

分享:

分享:

原定今年初舉行的渣打馬拉松,大會最終落實如期在10月24日舉行,名額減至18,500個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原定今年初舉行的渣打馬拉松,大會最終落實如期在10月24日舉行,名額減至18,500個,而參加者須於賽前72小時接受病毒檢測,並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,起步前及完成賽事後都需戴上口罩等;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憂賽前72小時內檢測「不夠穩陣」,倡所有跑手比賽當日自行做快速抗原測試等。

香港田徑總會行政總監伍于豪今(19日)早接受港台訪問時解釋,是次渣打馬拉松所有跑手,都需於起步前及完成賽事後戴口罩,除精英組參賽者外,其餘組別以「流水式」起步,參賽者的「號碼布」設有晶片以紀錄起步及抵達終點時間,避免跑手聚集,有助增加距離。

伍于豪又指,政府希望大會只邀請來自低風險地區的跑手,亦必須跟足檢疫最低要求;惟於疫情下評估爆發風險並無絕對,強調會盡量配合當局防疫建議,亦會參考外國舉辦類似賽事的相關指引。

政府專家顧問、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亦認為,今次參賽名額較以往少,參加者亦需要完成接種疫苗及接受檢測等,而在戶外跑步的感染風險較低,有關措施已將風險減至最低。

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稱,大會只安排參賽者賽前72小時內檢測「不夠穩陣」,建議規定所有跑手在比賽當日,自行做快速抗原測試,賽後3至5日亦要強制檢測,以增加安全係數。 他形容,如果活動成功舉辦將成本港防疫約2年來的「強心針」,惟關注一旦馬拉松相關感染個案,當局如何「包底」以免「走漏」。

他續指,本港應該於香港馬拉松舉辦之前,創造更有利的防疫條件,包括加強「谷針」,推高70歲以上長者接種率,以及確保邊境防疫措施,包括機場及檢疫酒店的防疫措施到位。

同場加映:骨科醫生拆解運動創傷謬誤  介紹3個良方急救扭傷及「篤魚蛋」
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責任編輯:陳正怡